2015年2月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一號文件連續十二年聚焦“三農”問題,全文約12000字,共分5個部分32條。五大方面主要涉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2015年一號文件開篇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
文件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上尋求新突破。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在“2014中國維生素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報告認為當前畜牧飼料業的新常態呈現3大特點:
增產難度加大。回顧歷史,八十年代中國肉類產量年均遞增9%,九十年代增速是7.7%,本世紀前十年增速降到2.8%,而到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增速為1.4%。
消費主導生產的特征更加明顯。宏觀經濟大環境對畜牧業的影響加深,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生產的影響更加明顯。
非傳統挑戰和風險日益增多。資源環境壓力、疫情影響、突發事件等社會關注高,這些挑戰和風險很容易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綜合來看,畜牧業“新常態”下,發展的驅動力將更加依賴創新。在此背景下,一號文件出臺對飼料行業有哪些影響,對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博亞和訊精選同飼料密切相關內容共6條,為您精彩解讀。
【BOYAR觀察】一號文件:糧食安全仍是首當其沖
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條第一項提出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強化對糧食主產省和主產縣的政策傾斜,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糧食主銷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的糧食生產責任。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統籌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剝離耕作層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將口糧生產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保障措施落實到具體項目。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資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設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征地補償、耕地占補平衡實行與鐵路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推進現代灌區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和鹽堿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實施植物保護建設工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BOYAR點評】:糧食安全仍是2015年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之一,201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一連增”,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0709.9萬噸,比2013年增加516萬噸,增長0.9%。我國是農業大國,為促進糧食增產,保護農民利益,國家不斷完善糧食相關政策,來保證國家糧食安全。2015年一號文件針對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提出了許多細化要求,包括全面開展永久農田劃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創新投融資機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等等。
【BOYAR觀察】一號文件:繼續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面對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農產品價格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中央一號文件第二項第十條提出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在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方面,意見稱,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總結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完善補貼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合理確定糧食、棉花、食糖、肉類等重要農產品儲備規模。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吞吐調節機制,加強儲備糧監管。落實新增地方糧食儲備規模計劃,建立重要商品商貿企業代儲制度,完善制糖企業代儲制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種植面積和產量統計調查,改進成本和價格監測辦法。
【BOYAR點評】:2008年我國開始實施對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收儲政策主要是為保護農民的利益,但近年來托市收購政策因其扭曲“市場價格”及執行中的亂象飽受詬病。已實施多年的糧棉油收儲政策已經不太適合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發展,但政府并沒有“一刀切”地對收儲政策徹底否定,而是采取了漸進的調整方式,這有利于農產品市場穩定發展。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目標價格”試點的具體方案,既發揮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明確了政府對農業發展所負有的責任。目標價格的形成則完全是由市場的供需關系決定的,有助于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同時,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有利于恢復國內相關產業的市場活力,提高國內農產品的競爭力。
2014年12月24日,在吉林省實施了的大豆臨時收儲政策于今年“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出臺。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自2014年秋糧上市起,在吉林省啟動《吉林省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2014年12月25日,隨著《遼寧省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出臺,遼寧省正式啟動了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
2015年1月13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自2014年起黑龍江省啟動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4800元,即每市斤2.40元,《黑龍江省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發執行。獸藥專家摘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