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在2015年飼料原料論壇上的發言摘錄:
當前畜牧業新常態的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畜產品消費形式發生新變化,消費需求總量進入到平穩增長的新狀態。近些年來,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八項規定、各項制度的出臺,把過去畜產品消費總量中的“泡沫”捅破了。“泡沫”主要是浪費型消費和過度型消費。這個“泡沫”被捅破之后,消費總量會明顯減少,畜產品消費總量回歸到正常狀態。
第二,產品供求關系發生新變化,總體上進入到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短缺和階段性有余并存的新狀態。前些年供求關系矛盾比較大的是牛羊肉,這屬于結構性短缺,今后還可能會長期存在。盡管今年活羊和羊肉的價格在連續十幾年增長后,出現小幅下降,并不能說明它的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是好多因素影響的結果,包括小反芻獸疫,進口羊肉的沖擊,前面講的兩種消費量下降等。階段性有余是指豬肉、禽肉供大于求,價格走低,效益下滑甚至虧損。
第三,畜牧業生產能力發生新變化,調整產能結構進入新狀態。近幾年,畜產品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有的品種已經嚴重過剩,在需求受到抑制后更加突出了,尤其是生豬、部分禽類產能是嚴重過剩的。畜產品在現行政策和經濟背景下處于平衡甚至緊平衡,對產業和農民是有好處的,如果出現供大于求,受打擊的是畜牧產業,受損失的是農民。保供給是第一任務,但是必須要思考如何調節產能,避免嚴重的供大于求。
第四,國內外畜產品價格比發生新變化,畜產品市場進入到一個價格倒掛、差距不斷拉大、進口產品沖擊不斷加劇的新狀態。現在許多畜產品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及牛奶等,國內外的價格倒掛現象非常嚴重,如果不進行監管約束,我國產業受到的沖擊是致命的。
第五,畜牧業生產布局發生新變化,區域布局進入到南壓北擴的新狀態。南方受資源條件限制,尤其是環保條件要求提高后,養殖空間越來越小,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出臺一些限養禁養的措施,使一些大企業的養殖基地逐漸往北方轉移,而且轉移速度會不斷加快,南方壓縮生產,北方擴大產能。
第六,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新變化,生產經營主體進入到散戶退出加快與規模化速度放緩并存的新狀態。今后幾年散戶的退出可能進一步加快,但是規模化發展的速度可能要放緩。這是由效益不高決定的。近些年工礦企業、房地產商投資的大型規模養殖場,部分處于經營不善、閑置的狀態,即便是長期搞農業的企業,也放緩了擴張的速度。這也是調整產能的需要。
第七,畜牧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發生新變化,規模化養殖進入到用地環保雙重制約日益趨緊的新狀態。過去很多土地屬農村集體所有,現正逐步將土地確權給農戶,用地將更難。同時環保約束將越來越嚴,環保法和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條例均有明確嚴格的要求。
第八,畜產品的營銷方式發生新變化,畜產品及其加工品的銷售將進入到直銷、電子交易、期貨貿易、網購等多元化發展的新狀態。很多活畜會進入電子交易,這種新型交易形式的發展將越來越快。新生代成為消費的主力后,更愿意接受網購這種便捷的方式。
第九,消費結構和消費意識發生新變化,進入到多元化消費和更加關注營養、注重安全的新狀態。將來的消費結構中禽肉的消費量呈增加的趨勢,豬肉比重會下降。從營養角度看,禽肉較豬肉膽固醇低,營養價值高,這是世人公認的。今后的消費將更加關注營養和注重安全,對畜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第十,畜牧業生產的收益發生新變化,畜牧業生產進入到“天花板”(價格)和“地板”(成本)雙重擠壓的一個新狀態。畜牧業的未來發展,價格上漲的空間受到限制,尤其受到國外進口產品價格的打壓,成本會不斷地提高。雙向擠壓將導致生產效益下降。
第十一,糧食供求形勢發生新變化,農牧業逐步進入到一個融合發展的新狀態。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國家提出要調整種植業結構,支持發展青貯飼料,保護耕地質量,試行休耕。可以利用原來種植糧食的耕地來發展畜牧業,為養而種。
第十二,草原生態形勢發生新變化,草原畜牧業發展進入到主要依靠人工飼草的新狀態。恢復草原生態必須開辟新途徑。真正解決好草原生態這個問題,關鍵是大力發展人工種植飼草料,以減輕草原壓力。
第十三,畜牧業政策環境發生新變化,今后畜牧業政策支持的范圍和重點會進入到調整和完善的新狀態。現有的惠農政策不可能一成不變,畜牧工作者要認真總結成績、經驗和問題,提出有價值、切實可行的建議。獸藥專家摘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