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耕時代中國是世界的霸主,在農耕型社會,通過手工和種植技術解決了產品的基本生產問題,因產能有限,所以產品必須流通才具有價值,所以在這個時代的企業多數是“經銷商”類型的商賈。”
今天的社會和行業發展的態勢來看,當下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和行業發展的階段,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如果拿一個參照物來對比的話,今天我們所經歷的時代和1949年新政權的誕生,1978年的對外改革開發的政策制定一樣,大的社會背景在發生裂變。
作為社會、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在這種變化下,企業如何變革,需要從兩個維度去看到企業的發展,一個維度是社會發展的形態變化,另一個維度就是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社會發展形態的變化決定了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而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自然就給企業發展提供了市場和機遇,這個就是企業、行業和社會三者發展的邏輯。
對于社會形態的變化,如果我們不從政治形態的角度比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來看,我們選擇從生產力的形式的角度來看,中國到現在為止,基本上經歷了四種社會形態:第一是農耕型社會,第二是工業型社會,第三是信息型社會,第四即將面臨的是知識型社會。
這四種社會形態下的企業特點是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在農耕時代中國是世界的霸主,在農耕型社會,通過手工和種植技術解決了產品的基本生產問題,因產能有限,所以產品必須流通才具有價值,所以在這個時代的企業多數是“經銷商”類型的商賈。
然而隨著歐洲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的出現,自然出現了工業型社會,而工業型社會最大的特點則是解決了產品的產能問題,通過現代化的機械構建的高效的生產線和車間可以大幅度提供了生產資料轉化為產品的能力,包括我們畜牧業也是如此,中國畜牧業之所以發展這么快,就是工業化改造了飼料產業,養殖產業等,大大的解決了產品的生產問題和品質可控能力,所以在工業型社會,制造型企業成為了市場主體,今天在場的多數為制造型企業,只不過我們發現我制造出來的產品的價值有,數量逐漸提高,但價格卻下降,產能嚴重過剩,這就是因為我們正在從后工業社會往信息社會在過渡。
如果說工業型社會幫我們解決了產品的產能問題的話,那么在信息型社會通過互聯網恰恰解決了我們的消費問題,互聯網用短短10多年的時間打破了市場資源分配格局,重塑了新的消費習慣和購物行為。
為什么政府一直說加強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時就提到國有企業,因為以前是企業生產什么,政府倡導什么,消費者就去買什么,這個中心被企業和政府控制著。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成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社會化資源調配中心,好比機場的調配飛機航線的總控臺,所以當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支配資源再分配的時候,自然就衍生出新的資源配置的方式,也就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我們現在已經處在了信息型社會的節奏里面,那么什么叫知識型社會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知識經濟時代,通過知識的創新創造更多新的經濟形態。工業社會給了我們制造產品,信息社會互聯網給了我們消費的渠道,而產品的體驗如何,則需要知識型社會來解決,就是體驗和服務。你每天瀏覽網站的圖片和文字等,基本上都一幫90后在做,他們創意無限,他們讓產品具有全新的生命力和價值,這就是知識型社會,通過知識創造出不同的產品體驗。所以在這個時代企業的類型基本上這樣,制造型+互聯網化+服務的,比如賣堅果的“三只松鼠”就是如此,賣堅果賣出了一種森林文化,而這個就是通過知識創造出來的體驗。以上就是社會形態變化對企業的類型塑造的影響。 獸藥專家摘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