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都說豬越來越難養,病情越來越復雜,藍耳病、高熱病、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呼吸道綜合征等等,無不令很多的養殖人員和養豬企業頭疼,一方面生產效率不理想,另一方面飼料成本越來越高,致使很多養豬人員和企業不敢再貿然去“養豬”! 養豬是一種實業,并且是一種和生命、疾病打交道的實業,只能靠腳踏實地去經營,不能有任何的投機取巧,必須要從最基本的做起,做好豬的“吃”、“喝”、“住”、“行”、“防”、“免”、“預”、“治”工作,只有這八項做好了,才有可能養好豬,掙到錢。這八項基礎工作,缺一不可。 “吃好”,首先要讓豬的營養全面,能量、蛋白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等不缺乏,也不過多,盡量減少豬在營養方面產生的疾病;其次還要保證飼料原料新鮮、不變質,特別是杜絕霉菌毒素給豬場造成危害;最后喂料有節律、定時,按個體、群體喂料,特別要注意種豬的膘情,不能太胖和太瘦。 “喝好”,就是水源要干凈,無污染,確保上游無其他養殖生產活動,引水渠無病死畜禽尸體,并且要對水池定期清洗消毒;水溫要不太高和不太低,特別是冬季夜間,仔豬因為飲了冰凍、刺凍的水很容易拉稀和患其他疾病。 “住好”,首先要設計好豬舍和生產設備,其次控制好“溫度”、“濕度”、“密度”、“通風”、“賊風”等。基建、設備設計不合理,會減低居住舒適度,造成環境過熱過冷,過濕過干,漏風漏雨等,給豬帶來很大的影響。溫度太高會帶來熱應激,采食下降,母豬難產、死胎激增、奶水不足,公豬死精、少精,甚至引發高熱疾病等等;濕度太大容易滋生細菌、病毒,并且引發關節疾病和多種皮膚疾病,濕度不足同樣也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密度太大,空氣混濁,加快疾病的傳播和流行,增大養殖風險,密度太小,浪費建設成本;還要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清新、不混濁,能大大減少疾病,特別是呼吸道疾病;賊風要控制好,特別是低溫季節,賊風造成會舍內溫度太低,豬群為了抵抗寒冷會消耗很多自身能量,而為了補充這些自身能量,豬群必須采食更多的、甚至多一倍的飼料,這就大大浪費了飼料成本。 “行好”,就是讓豬走好,行好,鍛煉好。豬場的趕豬通道、運動場要設計合理,不能彎彎曲曲、過于陡峭和高低不平,特別地面不能有容易傷蹄的尖硬物;對于種豬,要經常、定時趕它們到運動場運動,增強四肢韌性和身體活力,使豬愉悅精神、情緒緩和。 “防”就是“防疫”,豬場要有嚴格、完善的防疫程序,堅決拒絕一切非本場車輛、人員、畜禽進入本場,嚴格執行消毒制度。2007年的高熱病為什么流行速度快、范圍大,很大原因就是病毒通過車輛、外來人員在不同豬場之間快速傳播,特別是運送過病死豬的車輛。 “免”,就是“免疫”,要找到合適自己豬場的免疫程序,并且嚴格執行。免疫是一個豬場最核心、最重要的環節,包括疫苗程序的制定,疫苗的購買、運輸、保存,免疫記錄,抗體檢測等等,不能有任何馬虎。對于重大烈性傳染病,如豬瘟、藍耳、口蹄疫、偽狂犬等,務必嚴格做好,還有會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細小、乙腦等,以及其它一些在豬場常發的疾病,都要仔細考慮;疫苗要按要求保存、運輸;免疫記錄要準確、及時、無誤;每年還要定期做2-3次抗體檢測,檢驗免疫效果。 “預”,就是預防,豬場要有合理有效的疾病預防和保健方案,特別是在天氣改變、突變的時候,很容易引發疾病。比如,豬場應該針對春、夏、秋、冬各有一個一套保健方案,針對天氣突變也要有一套保健方案,還有針對寄生蟲,母豬產前、產后護理,仔豬斷奶,豬群換料等等。預防好了,才能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心。 “治”,就是“治療”。豬場應該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觀念,先要養好,養好靠的是責任心,細心,讓豬吃好、喝好、住好、行好,這樣就身體好,氣血充足,抵抗力好,再防好,做好防疫、免疫、預防,最后才是治療。有能力的管理者要治療的病豬應該是不多的,是零星散發的,沒有能力的管理者每天只知道去治病,卻不會去想如何預防疾病。發生過疾病的豬,特別是仔豬,即使治療好了,臟腑的恢復也必然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會造成器質性損壞或留下后遺癥,生長速度緩慢,耗料增加,飼養價值大大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