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前肉雞傳染病的流行原因及防控
- 時間:2013-10-29 來源:
近幾個月來,肉雞價格上漲,達到歷史新高。在這種形勢下,養殖場(區、戶)如雨后春筍,數量劇增。隨著規模的擴大,飼養密度的增加,活禽及其產品的流通, 也助長了疫病的傳播。在這種環境下,疾病時有發生,對養殖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當前正值夏季高溫,蚊蠅孳生,更是肉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時期。
那么,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們如何保證自己的養殖場(區)安全平穩的度過呢?對傳染病的防控就要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上考慮。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
n 傳染源的防控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某種病原體寄居、生長、繁殖,并能排出體外的機體。具體地說就是受感染的個體,包括傳染病患病動物、病原攜帶者和被感染的其它動物。患病 動物是最重要的傳染源,但不同發病階段患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亦不相同。處于前驅期和臨床明顯期動物排出病原體的數量多,尤其是急性感染病例排出的病原 體數量更大、毒力更強,因此作為傳染源的作用也最大。
病原攜帶者是指外表無癥狀但能攜帶并排出病原體的雞,是更具危險性的傳染源。不同傳染病的病原攜帶者排出病原體的數量雖然遠不如患病雞多,但由于缺乏臨床 癥狀并在群體中自由活動而不易被發現,因而是非常危險的傳染源。在臨床上,病原攜帶者又分為潛伏期病原攜帶者、恢復期病原攜帶者和健康病原攜帶者三種情 況。病原攜帶者常常具有間歇排出病原體的現象,因此僅憑一次病原學檢查的陰性結果不能反映動物群的狀態,只有經過反復多次的檢查才能排除病原攜帶狀態。防 止健康雞群中引入病原攜帶者,或在雞群中清除病原攜帶狀態是肉雞傳染病防制工作中艱巨和主要的任務之一。
對于我們養殖戶來說,所有可能進入我們雞舍的生物都有可能是傳染源。所以同一場的應盡量做到全進全出。堅決杜絕廠區內進行動物園式飼養即多種動物混養。
n 傳播途徑的防控
病原體由傳染源排出后,通過一定得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動物所經歷的病原體從傳染源向易感動物群中不斷擴散和傳播,保護易感動物不受感染,這是防制傳染病的重要環節之一。傳染途徑可分為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
生物性的主要包括人為因素和非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主要是人員的進出禽舍,如飼養員,養殖場工作人員,參觀人員,特別是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防疫人員和獸醫巡 回服務人員。因為這些人員每天都要接觸不同健康情況、不同日齡的雞。很容易帶毒傳病,充當傳染途徑。非人為因素主要是蒼蠅、飛鳥,老鼠等所有能夠從禽舍外 進入舍內的動物。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飼料、墊草、飲水等所有能進入禽舍的物品。
所以,要切斷傳染途徑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盡量減少禽場內人員的流動,原則上禽場內出飼養員外,所有恩怨包括參觀人員,流動的防疫人員,流動獸醫巡查人 員,都不得進場。在禽舍周圍設置防鼠、防鳥設施,加強鼠,野鳥的控制。盡量減少進入禽舍的用具和物品,各個養殖禽舍(區)之間,嚴禁互借物品,進舍(區) 物品車輛必先消毒,杜絕外包裝物,如飼料、獸藥外包裝與雞只接觸。
n 易感動物的防控
通俗的講我們所養的肉雞,就是易感動物。只是易感性不同,易感性是指雞的個體對某種病原體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的特性。雞群易感性是指一個群體作為整體 對某種病原體感受性的大小和程度。易感性的高低取決于與群體中易感個體所占的比例和機體的免疫強度,決定傳染病能否在雞群中流行以及流行的嚴重程度。
要降低雞群的易感性首先要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也就是雞群的群體素質,給雞體一個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為其提供相對充足且平衡的營養物質,使其提高非特異性的免疫力。
同時對當前流行的疾病還要進行疫苗的防疫,使其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對某種疾病產生免疫力。在應用疫苗方面要嚴格按生物制品的貯存、運輸和使用方法進行。
最后,當我們所養的雞得了某種傳染性疾病時,也不要驚慌,應及時到有一定資質的正規動物診療機構就診,切勿有病亂投醫,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双牌县|
延寿县|
澎湖县|
乌审旗|
双辽市|
二连浩特市|
甘谷县|
大宁县|
乌审旗|
灌云县|
莒南县|
阿拉善左旗|
博客|
烟台市|
舟山市|
交城县|
罗平县|
万宁市|
丁青县|
安康市|
金坛市|
石门县|
雷州市|
鄂尔多斯市|
赣州市|
云林县|
弥渡县|
景德镇市|
涿州市|
盐亭县|
新昌县|
万安县|
大城县|
甘孜县|
社旗县|
泌阳县|
大渡口区|
宁乡县|
金山区|
台北市|